曹操深谋远略拒称帝
公元219年,蜀将关羽领兵进攻曹操军队,利用水淹战术打败曹军,曹操的将领于禁 庞德等人被俘获,髡城、裹阳被蜀军包围。这次战役使蜀军名声大震。
曹操被蜀军的势头吓住了,就打算将都城迁往鄭城,以躲蜀军锋芒。 这时,司马懿和蒋济向曹操建议,利用孙权和刘备争夺州的矛盾,以让出江南的地 盘为代价,拉拢孙权。曹操接受了这一建议。
孙权与曹操达成协议后,偷袭江陵,杀了蜀将关羽。蜀军损失惨重,解除了对樊城和 襄阳的包围
后来为了嘉奖孙权配合解围的功绩,曹操任命孙权为驃骑将军,任荆州牧,并封他为 南目侯。
孙权想进一步扩大地盘,但他知道又不能与曹操作对。便向曹操进贡礼物,并派人送 去信件,表示愿向曹操俯首称臣。
曹操读完来信,心里知道孙权不会这么顺从,而是别有用心,他说:“孙权是想把我放 在火炉上烧烤!”侍中陈群等人说:“蜀汉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。殿下功高德重,人心所 向,孙权在远方称臣,这是天遂人愿。殿下应该登基称帝,不能再犹像了。“曹操听了说, “如果有天命在,我就成了周文王。”曹操用周文王灭商未成功自比,感叹自己未能统一天 下。他也明白,如果接受孙权称臣,就暴露了自己称帝的野心,何况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没 有强大到称帝的时候。到时候称帝不成,可能还会失去号令天下的威信,所以发出了“在 火炉上烧烤”的感慨,拒绝称帝。
曹操之所以拒绝孙权称臣,是凭着对孙权及整个局势的了解,对称帝的利和弊作了充 分考虑后才作出的决定。别以为曹操不想称帝。恰恰相反,称帝、一统天下,正是他梦寐以求的,只不过时机和条件都没有成熟。他这样做是明智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