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酒不贪杯、玩乐不上癌,好色而不淫
陈敬仲,是春秋时陈国国君陈历公的儿子。当时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非常混乱 在争权奇利的斗争中陈宣公的太子被系,面陈敬仲跟陈宜公的太子关系很好,是他的同 党,为了逃避不测之祸,陈敬仲带着家人进到了齐国
齐国的国君齐恒公是“春秋五”之首,他很注重任用人才,听说陈敬仲德才兼备,在 陈国很有声望,便一直想见他,只是没有机会。陈敬仲刚到齐国,齐以便迫不及待地接 见了他。通过交谈,齐恒公决定让陈敬仲做卿。卿在当时是一种高官,一般是不轻易让别 国的人做的,能做齐国的卿,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事。
陈敬仲恭敬地向齐桓公施了一礼, 辞谢道
“我在陈国被逼得居无定处,只好 逃到贵国来寄居。如果承蒙您的恩典 让我能在您的宽厚的政教下生活,就心 满意足了。我本是个不明事理,没有什 么才能的人,您能如此看重我,我已感 恩不尽,哪敢贪图富贵,奢望做卿那样 的高官呢?况且,我若做官,一定会招 致人们对您的非议,我又怎能给您添麻 烦呢?这件事万万不可。”
齐桓公见他再三推辞,也就没有再 难为他,而且让他做了“工正”,管理各 种工匠
陈敬仲做了“工正”后,表现很出 色,齐桓公对他的才能更加赏识,经常 与他一起讨论国事,他们之间的关系也 陈完像。公元前672年,陈历公之子数仲因 日,陈敏仲请齐桓公到家中喝陈国内乱而出奔齐国,后被齐根公任命为工正 日益亲密。
因封邑在田,故又被称为田完。 酒。齐恒公带着随从人员来到陈敬仲席间,桓公与陈敬仲一起评古论今,越说越投机。高兴处相视哈哈大笑;气愤处摩拳 家中量宴
俗话说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,他们一直喝到太阳落山,桓公已有几分醉意。但他仍觉 擦掌、扼腕长叹。 得没有尽兴,吩咐左右:“点上灯火,我要与陈大夫再喝几杯。
陈敬仲赶紧站起来,恭恭敬敬地说:“不能再喝了!我只想白天请您喝酒,晚上就不 敢奉陪了!”
桓公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情,说:“我与你正喝到兴头上,你怎么能扫我的兴呢?” 陈敬仲解释道:“酒宴是一种礼仪性的活动,只能适可而止,不能过度。如果您因为 跟我唱酒而没把握住分寸,遭到别人的指责,我怎能逃及罪责呢?所以,请您原谅,我实在 不能陪您喝酒了。”
恒公仔细一想也有道理,便不再坚持了。 玩乐不上瘾,饮酒不贪杯,好色而不淫,是做人的一种境界。喝酒误事的事常有,但在酒 桌上不贪杯者鲜见。陈敬仲跟自己的主子齐恒公一起喝酒,仍然做到饮酒适度,并能劝说齐 恒公适可而止,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。且不说当部下的在酒桌上总想表现自己,想给主 子留下好印象,就是平等的朋友之间在酒桌上喝到兴头上,也难控制酒量,从这一点上看,陈 仲才是真正的有修养的男子汉,他不卑不亢,有理有节,其品格实在令人饮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