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吉不计小失成大事
丙吉是汉宣帝时的丞相,以知大节,识大体著称。又宽厚待人,隐恶扬善,尤其是对下属,从不求全责备。对好的下属,他大 力赞赏;对犯错误的下属,只要是能原 谅、宽容的,他都尽可能地原谅、宽容 他们。
丙吉有一个车夫,驾车的技术很 好,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同题,就是有 一个毛病一一喜欢喝酒。他经常喝得 醉醺醺的,出门在外也是这样。有一 次,丙吉出门办事,带了这个车夫驾车。 不知道他这次喝得大醉,车子还在路 上,他就呕吐起来,把车上的坐席都弄 脏了。车夫一见自己弄脏了坐席,吓得 不知道如何是好。但丙吉并没有多说 他什么,只让他把车上的污迹擦干净, 然后又赶车上路。回到相府,管家知道 这件事后非常生气,很狠地训斥了车夫 顿,并向丙吉建议说: “大人,这个车夫实在是不像话,把 他赶走算了!
丙吉摇摇头说:“不要这样做。因为他喝醉酒? 容身之处,他不过是弄脏了我的坐席
了,算不上什么大罪。还是原惊他吧 他下次一定会改的。”
管家这才没有赶走那个车夫。车夫知道是丞相的宽宏大量オ保住了自己的工作后, 对丙吉心存感激,决心报答他,从此更尽心尽意地赶车,酒也喝得少多了。车夫原本是边 人,熟知边防报急方面的事情。有一次,他在长安街上看到一名驿站的官员疾驰而过, 猜想一定是边境上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。于是他紧跟着到驿馆里去打听消息,得知果 然是匈奴入侵云中郡和代郡,那里的郡守派人告急。车夫立即回相府,把自己探听到的情 况报告给丙吉。丙吉知道宣帝马上会召自己进官商议,便叫来熟悉边疆情况的属下,向他 们了解被入侵地区的官员任职以及防务等方面的详情,思考了对策。不一会儿,汉宣帝果 然召见丙吉和御史大夫等人商议救援之事。由于丙吉事先已知道了消息,并且有所准备 所以非常有把握,侃侃而谈,很快提出了可行的救援方法。而御史大夫等人却因事先没准 备,一点消息也不知道,对被入侵地区的情况也不太了解,一时之间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来, 更不用说切实可行的救援办法了。与丙吉相比,对照鲜明。汉宣帝赞赏丙吉“忧边思 职",对御史大夫等人却很不满意。退朝后,其他大臣对丙吉十分饮佩,丙吉却对大家说 “不瞒大家,今天是因为我的车夫事先打听到消息并告诉了我,使我顶先有了准备。当 初,他曾经醉酒呕吐,弄脏了我的车座,我原谅了他,所以他有今天的举动。”
说到这里,丙吉又感叹道 “所以啊,每个人都有他的所长,也各有所短,我们应当尽量容忍别人的过失。想想看,假如当初我不容忍车夫的过失,把他赶走了,能有今天受到皇上的表影吗?众人都很 费同
丙吉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他原谅了车夫,结果得到了报答。其实没有完美的人,作为 领导在指责下属的时候不要太苛刻、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,否则,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 不愿意与你打交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