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子・公孙丑下》里面说道:“虽有智慧,不如乘势。”“势”是敌对双方竟争的根本, 也是任何一方获胜的关键。自然谋势也就成了一门高深且不可不知的学间。
从客观上看,力量是固定的,无法改变。但我们可以通过“势”的改变,让自己的力量 最大限度发挥出来;同时,也可以通过“势”的改变,打破对手的平衡性,制约其行动自由, 限制其力量的发挥。
有一位企业家就这样说过:“企业就像一盘棋,企业家就像棋手,善弈者谋势,不善弈 者谋子。”
(一)识“软肋”"好下刀
求人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,试问,你不会求人,怎么可能成事?当然,办事首先要洞察 你要求的人的性格。对一些特殊人物,比如十分聪颖的人或十分虚伪高做的人,要想能说 服他,让他帮助你,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弱点在哪里,从而找到突破口。
战国的张仪学了一套“纵横术”就到楚国谋求发展,不料事与愿违,没人搭理他。于 是张仪就千方百计地观察楚王的为人,以便找到他的“软肋”,然后再痛击,以达到自己的 目的。
那时候南后和郑袖非常受楚王的宠信,这天张仪设法见到了楚王说:“我来楚国很长 时间了,但没有一点功绩,如果还得不到好的机会的话,我打算到晋国碰碰运气。”楚王并 不喜欢张仪,希望他赶快离开,于是冷冷地说了声:“请便吧!”张仪说:“不管此去晋国如
何我都要回来看望大王的。大王,您喜 欢晋国的什么?我便给您带来。”“什么 都不稀罕。”楚王冷冷地瞅了他一眼。 张仪早就探知楚王好色,便故意说:“我 想晋国的美女大王一定喜欢。明眸皓 齿,肌肤雪白,杨柳身段,真是漂亮极 了。”“真的?”楚王眼睛一亮,“这事我 倒忘了,亏你提醒!我给你一笔钱,你 就给寡人带几个美女回来吧!”“谢大 王!”张仪高兴地答道。
张仪领到银子后,故意把这消息传 开。不久这件事情传到了南后和郑袖 的耳朵里。两人一听,大为恐慌,连忙 派人去向张仪疏通,告诉他说:“我们听 说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晋国去买土特产, 特地送上盘缠,给先生做个路费!”因 此,张仪借此机会又赚了一笔钱。 张仪要去晋国了,他在向楚王辞行 时,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说:“我这一次 到晋国去,路途远,交通不便,不知什么 时候才能回来,请大王赐几杯酒,给我壮壮胆吧。”
好,寡人给你壮行!”楚王客气地叫人赐酒给张仪壮胆。张仅饮了几杯,验红起来 又装模作样地拜请楚王,说:“这里没有别的人,政请大王特别开恐,让空最为信的人出 来,亲手再赐我几杯,给我更大的鼓励和勇气。”
“可以,但你要尽心尽力给本王办好事情,如果办得好的话回来后本王重重赏你! 楚王看在“土特产”分上,特别把最宠爱的南后和郑请了出来,给张仪数酒 张仪一见南后和郑袖二妃,连酒都不敢饮了,“扑通”一声跪在楚王面前,说:“请大王 把我杀了吧,我欺骗大王了。”
南后和郑袖同时眨两下眼,嘴角一撇:“嗯!
从此,楚王改变了对张仪的态度,开始对他另眼相看。张仪很快飞黄腾达起来 楚王好色,南后、郑袖怕失宠,张仪看出了他们的“软助”,识别了他们的内心,因此能 够改变不利地位,改变了他的人生。
俗话说:“出门观天色,进门看脸色”。观天色,可以未雨绸缪,使自己不受日晒雨游。
看脸色,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情绪。因此,学会察言观色,不仅能够了解对方的心理,面且 还能捕捉到比语言表露更真实、更微妙的思想。善于察言观色是不可忽视的求人办事之 道,也是求人办事至关重要的基本功。
比如:对方抱着胳膊,表示在思考问题;抱着头,表明一等莫展;低头走路、步履沉重
说明他心灰气馁;昂头挺胸、高声交谈,是自信的流露;女性一言不发,揉提手怕,说明她心 中有话,却不知从何说起。真正自信而有实力的人,反而会探身虚心地听取别人讲话;料 动双腿常常是内心不安、苦思对策的举动;若是轻微颜动,就可能是心情悠闲的表现
当然,对所求对象的了解,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观察上,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侦察能力,从 所求之人的言行举止细微之处,发现问题,并找到下手的突破口,这样才有希望获得成功。
“为什么?"楚王惊讶不已。张仪说:“我走遍天下,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个女子长得比大 王这两位贵妃漂亮的。以前我认为晋国的土特产”好,是因为没有见到两位王纪,今日得见 王妃才知晋国的'土特产'不能相提并论,臣目光低下险些把大王骗了、真是该死!
楚王叹了口气,对张仪说:“我以为是什么呢?那你不用去晋国了,也不必记在心里。 我明白,天下就根本没有谁会比得上我的爱妃,是不是?“又连忙向左右两个贵起献動 做了个怪样。